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2提到河下古镇街道上的石头。这些石头先是“压舱石”,能使船在遇到大风大浪时避免大幅度摇晃和翻船,后来这些石头被铺在街道上,使得路面平坦一些。这可谓是物尽其用。再后来,经历岁月风霜、行人车马的磨砺,它们被磨去棱角,最后变得光滑、厚润。这样,古街道的路面就更加平坦。
对于这些石头的“经历”,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
使“石”尽其用,待“磨”起泽光
一块普通的石头,先做“压舱石”,再做“铺路石”,后经岁月磨砺,变得光滑、厚润,造福古街道。“石”其如此,“人”何不然?当是:使“石”尽其用,待“磨”起泽光。
唐代吴兢在《贞观政要·论择官》中说:“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石头能做“压舱石”“铺路石”,是因为其质地厚重,能稳船只,堪负重量。人亦如此,应发挥“人”的优势和特长,让“才”尽其用。动手能力强,学一门技术,立身安命有何不可?向往星辰大海,也不妨潜心学术,迈入科学殿堂。世界如此多态,关键要看清自己优势,找准位置方向。韦东奕在北大做数学大神,曹德旺在国际上当“玻璃大王”,叶嘉莹研究古典文学,杨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奖,从大国工匠到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才”尽其用,才能各得其所,各放光芒。
亚里士多德说,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石头先做“压舱石”,再做“铺路石”,是因为环境的改变。人亦如此,应以积极心态应对环境变化,让“才”应其时。新东方英语名师董宇辉,在国家教培行业改革的大势之下,开启了直播带货“买菜”的新征程,与“石”相似的是不变的“厚重”,变的是在一个新的位置发光发热。鲁迅弃医从文、科学家颜宁回国、老科学家为国奉献投入到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不管是个人选择还是国家需要,让“才”应其时,才能笑对变化,勇立潮头。
宋代王安石《孤桐》诗有言:“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石头变得更滑更润,使古街路面更加平坦,是因为经历了岁月风霜、行人车马的磨砺。人亦如此,当你已经扎根于一个位置,就要耐得住打磨,才能待得来泽光。在地坛中穿梭数载的史铁生,最终选择了文学道路,此后忍受病痛的折磨与文学创作的艰辛,安顿了自己的灵魂,也用文字给别人带来了一束温暖的光;华为千金孟晚舟,带着父亲的光环进入华为企业,此后在美国策划的阴谋事件中,顶住了压力,赢得了尊重,也给华为注入了强心剂,为民族发展大业贡献了力量。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耐得住打磨,才能成就自我,利人利国。
使“石”尽其用,待“磨”起泽光。生在伟大的时代,让我们发挥自身优势,顺应时代快风,沉潜磨砺扎根,不负自我,回馈社会,点亮人生。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高考在即,成人在即,学校将为高三学子组织以“我们将代表时代”为主题的成人仪式,下面是师长们在留言板上写下的寄语,请你结合其中的两三则寄语写一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现代社会,人们往往想要摆脱焦虑,有人却说“焦虑是创造力的根基。”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老子》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强调了我们要认识自己,战胜自己;还有人说,“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不是环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我们刚学过的选必上第二单元课文中,有不少经典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