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胡适先生在《道德与规则》一文中谈到:“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一个伪君子遍地的肮脏国家。”
道德与规则对于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现代社会应该提倡“讲规则”还是应该提倡“讲道德”,可谓见仁见智。你是否认同胡适先生的论断,请结合以上材料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思考与体悟。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主要考查辩证思维。题目提供的材料为名人言论,为一家之言,往往存在见仁见智之说,因此在审题时,须独立判断。一是结合历史文化情境、自身认知,看是否言之有理;二是洞悉命题者意图,材料字里行间有无透出命题者的感情倾向和价值取向。综观材料,胡适的观点可谓深刻犀利,振聋发聩。同时,胡适的观点坚持辩证分析,没有矫枉过正。因此,立意时,可大体确定赞同材料观点,这样立论更显稳妥,论述时也更为严谨缜密。考生写作时需注意“规则”和“道德”之间的二元关系限制,不管肯定还是否定胡适的观点,都不可变成单概念写作。
切题立意:
1.规则更是时代的刚需。
2.讲求规则,道德回归。
3.创建文明社会,更须汇聚道德力量。
4.现代社会讲道德,却需规则保驾护航。
范文:
始于规则,归于道德
道德与规则对于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现代社会应该提倡“讲规则”还是应该提倡“讲道德”?
胡适先生强调规则的作用,他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一个伪君子遍地的肮脏国家。”很多人不以为然,“肮脏”“伪君子”之类的字眼,未免刺痛素以“道德之邦”自诩的国人。其实,胡适并未否定道德的价值,相反,他认为,规则与道德,不是此消彼长,更不是冰炭难容。一个干净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始于规则,而归于道德的。
一个有序的社会,始于规则。
林肯说:“规则是显露的道德。”规则,并非是冰冷缺乏温度的,并非是要将人物化为社会管理中的一个点、一粒棋,以求整齐划一。规则本身,旨在引导美德回归。你看,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礼让、先来后到要排队……一切井然有序。在遵守规则的同时,在害怕处罚、曝光的戒惧心理下,人们知耻明理,学会谦让,尊重生命,敬畏公平与正义……公序的背后,其实是人民良俗、善念、美德的外化。反之,如果不讲规则,社会必将处于失序状态。
当假冒伪劣商品危害民众健康,无理取闹的乘客干扰、殴打司机,名胜古迹被“到此一游”时,我们就需要刚性的规则、硬性的法令,使其成为达摩克利斯利剑,高悬于我们的头顶,也如公平而肃穆的目光,逼视我们的一言一行。当我们试图打开欲望、邪念的潘多拉魔盒时,利刃寒光四射,令我们望而却步。如果对此不讲规则,一味呼吁“流淌道德的血液”,无疑是与虎谋皮。因此,一个成熟理智的社会、国家,首先应该信奉规则和法律。让耳熟能详的规则,让镌刻在大理石上的法典,成为高尚者的通行证,成为卑鄙者的墓志铭。
一个和谐的社会,归于道德。
今天,我们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知荣辱,明大德,以崇德向善,使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诚然,无论古今,都需要国之法令典章,来保驾护航,使“道德”不至于成为堂皇之言,沦为道德家的画皮,而胡适先生说的“伪君子遍地”之虞,也将不复有。泰戈尔说“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同理,在讲规则基础上讲道德,使人们从行为上的遵守公共秩序,到在内心里种篱修菊,那么社会必将是美好的人间。
始于规则,归于道德。法以规范公序,德以培育文明。但愿我们以规则约之以行,进而让道德内化于心,从他律上升为自律,那么美好和谐的现代社会,也将来临!
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一个秋晨,我到学校办公室刚坐下,便有人通知说我班教室有两块玻璃昨晚被风打破了。我马上意识到这事在这所管理严格的小学将意味着什么。中午,我
筷子的文化魅力初三开学,两个月不见,同学们亲热不了,在食堂聚餐之时,却争吵起来,有一双筷子滚落地上,两个人挣抢干净的筷子,拉扯起来,声音越来越大,同座们则用筷子敲打桌面和瓷碗,不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曾有许多改变人类生活的伟大发明,后来他认为这个世界上再没有可发明的东西了,就自满起来,他曾经对他的手下人说:“不要给我提
灯地球在转动,周而复始,理所当然。昨天、今天、明天的太阳,似乎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我隐隐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了,而且变得那么迅速、那么微妙,令人难以觉察。爸爸在供销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