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积极试错,勇敢担责
周公大圣,有桐叶戏封之过;孔子大贤,有颜渊误责之错。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以为,纵为圣贤,亦不能无过。漫画中说:“没有人能一直正确,所以铅笔的另一头是橡皮。”是矣。
既然人不能无过,则“长大后就不允许用铅笔了”为讽刺明矣。男女老幼,鳏寡孤独,古今中外,乃至所有已死、未生、现在之人,皆不能一直正确,为何成人便不允许用铅笔了呢?我们能否要求成年人不犯错呢?我想,这是绝对做不到的。我们能要求的只能是成人在犯错后,应该勇敢担责。
那么,小孩是不是可以随意犯错呢?我想也不是。
在小的时候,很多事情看不清,辨不明,想不透,做不好,都是正常的,小马过河,应该多体验,积极试错,而不是畏葸不前,畏畏缩缩,瞻前顾后,束手缄口。人生之事,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纸上得来终觉浅,不吃一堑,或许终难长一智,如果有些错,人生必须要犯一次,那么,最好是在童年。一个涉世未深的儿童,世界对他们犯错的容忍度是远远超过成人的。童年的积极试错是为了长大后少犯错。但是,也并不是所有错都可以犯。凡杀人放火,抢劫越货,奸淫掳掠,盗窃伤人之类,已为犯罪,不能以“试错”目之。
由是观之,没有人能一直正确,儿童时期当积极试错,成人则应勇于担责。只是,积极试错不等于引导犯罪,勇于担责不是说不能犯错。所谓“错”可以简单分为两类:一类关乎法律道德,一类无关法律道德。前者,不论儿童成人皆不可“试”,世间并无去此之错的“橡皮”;后者,不论儿童成人皆会犯之,不过,世界对儿童的包容度更大一些。但是,我们一直在说,没有人能一直正确,我们是否也应该考虑一下,对成年人更包容一些?那迟到的外卖,破损的快递,延迟的上餐,久等的公交……如是之类,皆是人人不可避免、时有之错,亦非关涉人生、原则之过。我们可否常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之语,常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之心,包容一二?
我常想,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犯错,不论儿童还是成人,何必薄责于己而厚望于人?橡皮不应是儿童时期有效,长大之后无效,而应是无关法律道德时有效,事关法律道德时失效。长大之后,也需要橡皮。
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近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 2024年十大流行语,“硬控”入选十大热词。“硬控”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不由自主被那些独特、精
当下社会,能够引发关注的短视频、电影、小说等作品背后无一不有“替我生活”的底层逻辑。你如何看待当代年轻人追求“替我生活”的现象?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
生活中,人们往往用常识去看待事物,做出判断。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与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范文:有局限的常识常识,就是为大多数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随着手机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络变得无比方便快捷。那么,相比没有手机的年代,人们是否更加容易维持亲近关系?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