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履行责任是否意味着放弃自由?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范文:
责任之上的自由
人应当追求自由,当现代化带来“自由”的呐喊,人们高唱“自由”的颂歌之时,“履行责任”似乎站在了“自由”的对面。可事实恰恰相反,履行责任不意味着放弃自由。
当履行责任成为一种“义务”时,看似会“逼迫”人们作出强制的牺牲。或许人牺牲了自由的时间,牺牲了自由的行动,而在“强制”中隐含着不自由的选择。殊不知,这是对“履行责任”的“窄化”与误解。
或许出于对社会规范的维护,对个体安定的保护,人们在社会中需要履行责任,成年人可能要交税,少年人可能要完成义务教育,子女要赡养父母,父母要抚养子女……这势必会牺牲履责方完成其它事的一些“自由”时间,但不等于完全放弃了自由。先不说许多责任,如子女与父母间的责任,不仅仅是法律规定,更是出于亲情纽带的联系,很多情况下是自愿而出于本心,又何谈不自由呢?更何况有时牺牲一些自由,是为了更好的自由。只有在社会中尽公民的义务责任,才可使社会有序和谐,使个体安全幸福,才足以满足个体更多行使自由的机会。换句话说,有时正是对自由的追寻在容易产生主体间冲突的社会中产生了履行责任的必要,又何谈是一种“放弃自由”呢?
在许多语境中,履行责任本身何尝不是一种自由?当人明白了自己所肩负责任的意义:为家国,为和平……他便会主动地履行责任,即使会牺牲一些机会成本与自由,这一选择的过程,是自由的。人可能会与欲望,与情绪对抗,这恰恰超越了动物与本我,是本质的人之自由——掌管自我的主体自由。或者说,此时人放弃了那些低级欲望的自由,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
不过这也不意味着面对一切义务与责任,人都要为了选择而去选择,甚至给自己洗脑,来完成对责任的履行,这丧失了自由的本义,擦亮双眼,识别责任背后真正的意义与外界传播的,辨清迷惑人心的噱头,叩问本心,做出选择,才是履行自由的责任。
从“自由”一词诞生之初,关于“何为自由”便争议不断,有人说,人生而自由,即人拥有无限可能;而履行责任过程中,我们可以看作是在实现某种可能,而不意味着放弃,消解所有可能,是谓“没有放弃自由”。有人说,自由是有选择的权利,人们可以选择履行有意义的责任,恰恰实现自由。而于我而言,“自由”更是有边界的自由,而这边界的一部分,便在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徐徐展开,这让“自由”成为了理性而成熟的自由,亦避免追求自由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
无论履行有意义的责任,或追寻真正的自由,他们都是以彰显着人被抛入这个世界后,主动成长融入,实现自我的光辉。二者本不该站在水之两泮,而是同舟之楫,驱动着人们在现代化的祛魅后向光明前行。
在当下的社会,消费主义制造虚假需求,社会异化生存方式,人们只有顺应并审辨出那些真实的责任,才可以帮助有些迷失者寻回真正的自由,走向责任之上的自由。
激情对于行动,是利大于弊吗?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范文:做一个迎接晨光的人激情对于行动是利大于弊吗?私以为激情确实有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在追寻着属于自己的成功。有的人认为,成功如同一扇偶然开启的机遇之门,只要适时抓住那转瞬即逝的机会,便能一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其中书写5分)孩子们终其一生都将记得父亲(注:即布恩迪亚)如何在桌首庄严入座,被长期熬夜和苦思冥想折磨得形销骨立,因激动而颤抖着,向他们透露自己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现实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习惯性地无视规则,总想着自己要和别人不一样,哪里禁入就进入哪里,哪里设限就翻越哪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