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经,中国人寿命短、体质差,甚至有很多人被称为“东亚病夫”,何其屈辱,让人为国家忧、为民族虑。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不断提升,同时中国人积极进取、奋力追梦的昂扬姿态带动了中国的崛起,也让世界惊叹。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每逢开学军训,身着绿军装的学子晕倒、病倒的事不在少数;学校常规体能测试中,视长跑为“噩梦”的亦不在少数;假期,宅在家中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者亦不在少数;自得于“丧文化”的戏谑,却不敢鼓起勇气扫除“精神雾霾”的亦不在少数……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触?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在主题班会的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
有了健康,你才能去搏风击浪
你若安好,岁月无恙。可是,看看周围,不时来袭的“身体焦虑”好像越来越难以回避。听说体检完,父母就拿着越来越厚的体检表皱眉;听说吃饭不规律,肠胃经常会“磨人”;听说工作时久坐不起,肥胖成为了一种“工伤”;听说许多人都有鼠标手、颈椎病,亚健康带来的透支,时刻在提醒“健康余额不足”……
健康是一笔何其宝贵的财富。但遗憾的是,疾病不会因为年纪轻轻而躲着走,健康也不会因为年富力强而自动来。健康状况不佳,让人难以享受最好的青春年华,也难以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搏风击浪。健康是1,事业、家庭、名誉、财富等就是1后面的0,人生圆满全系于1的稳固,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系于1的坚实。
回看我们的历史,“健康”确实在找自己的存在感。想想,当年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何其屈辱;看看,近代的历史资料片中,国人的健康状况一度堪忧。寿命短、体质差让人为国家忧、为民族虑。由此,不难理解毛泽东同志为何提倡“健康第一”,不难理解为什么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人生能有几回搏”,但拼搏的同时,也别放弃了健康资本。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时,很多青年报名参军,因为身体检查不合格被拒之门外。尽管现在国人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与过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今天依然需要我们正视健康问题。开学军训,一群绿军装的学子们晕倒、病倒的事不在少数;学校常规体能测试中,长跑成了不少人的“噩梦”。人们为此感叹“好日子咋就养不出壮孩子”?朋友们,我们不仅需要用强健体魄支撑美好生活,而且需要把健康底色涂抹在历史车轮上,一起滚滚向前。
身体健康是一方面,精神健康更为重要。也许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受益于网络时代,却沉溺于虚拟世界;青睐于“键盘交往”,却不屑于“现实连接”;自足于“丧文化”的戏谑,却不敢鼓起勇气扫除“精神雾霾”;年轻之心却穿暮气之衣,少了该有的青春朝气……可别忘了,一个人在精神上的舒适地带或许就是“精神杀手”,让活力在不经意间溜走,悔之晚矣。
还有思想健康。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遵循什么、摒弃什么,信仰什么、背离什么,这绝非小事。青年马克思在毕业论文中曾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幸而,今天的中国,“马克思是九零后”,思想依旧有力量,年轻一代有未来。
寥寥千言,还不足以给“健康”一个立体的画像。节奏快、压力大、强度高、竞争激烈等,都让你不得不有所牺牲、有所取舍、有所委屈。不过,千万别放弃任何一种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就像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说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梦想是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是属于青年一代的。朋友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我们何不以进击的姿态做时代的弄潮儿,书写好人生的精彩华章?不要错过时代,也不要错过强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狄更斯和他小说中的孤儿一样敏感、忧郁,但又坚强、乐观,从不放弃对幸福的追求。他写孤儿一个人在路上徒步历险,经历了很多磨难,但最终到达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新冠大流行造成恐慌,气候变化带来破坏,人工智能带来挑战……这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在变化和不确定性面前,人们往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你生活在当代,而你应该有将过去与未来连接起来的心胸。”这是铁凝的文学创作主张。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生活在当代的青年,更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①线段是直线上两点以及两点之间的部分,且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几何公式)②P=F/S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物理公式)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