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我们读《诗经》,听到了先民的吟唱;我们读《红楼梦》,感受到了曹雪芹的叹息;我们读《月亮与六便士》,开始思考人生不一样的选择……我们双脚能够丈量的土地有限,阅读却能带领我们去往无尽的远方。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哪一部曾经震撼你的心灵,或给你以启迪,或给你的精神成长带来积极的影响?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或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题
本题要求谈经典文学作品对人的精神发育,或者说是精神成长的积极影响,即“阅读”和“人的心灵成长”的关系。材料中“阅读却能带领我们去往无尽的远方”,“给你以启迪”,“给你的精神成长带来积极的影响”等语句,将影响的方向定位为积极的一面,读书让自己长大了,成熟了,认识深刻了。
考生动笔之前先选择出来对自己影响较大的一部文学作品,将写作的基点确定为选择出来的一部文学作品。这部作品可以是疾风骤雨般以极大的冲击力震撼自己心灵,也可以是春雨“润物细无声”般给自己以启迪,还可以是给自己成长带来永久的积极影响,当然也可以同时具备以上两个甚至三个方面。考生在写作时,要结合选择的文学作品,谈它对自己精神成长的积极影响。
范文:
读懂《老子》,明白人生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能给人提供精神的营养,使人心灵更丰富,思想更高远,认识更深刻。阅读能提升我们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教给我们如何为人处世。读完《老子》,我对此更加深信不疑。
《老子》是一个富矿,蕴藏着无穷的精神财富。每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感悟,如攀登在山间小路,如航行在深海远洋,每一次的穿行,都能遇到不一样的风景。
从《老子》中,我读到了谦卑与善良,懂得了为人处世法则。老子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不为自己而存在,所以才能长久地存在。读后我更加明白,生活中的自私自利者为什么大多是短命之徒,因为他们处理问题总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时刻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无视他人,这样就渐渐就将生命之舟驶向自私的漩涡而无法自拔。做人要像水一样,要“善利万物而不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老子谦卑善良处世哲学和范氏忧国忧民情怀的完美结合。
从《老子》中,我读到了生命之道,懂得了做人要返璞归真。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纵观当今社会,在反腐败的大形势下,不断有大老虎落网,一个个惨痛的案例告诉我们,生命比名利更重要,精神比物质更重要,人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迷惑,要把眼光放长远,深入全面地看待人生。“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人的欲望多了。欲望就变成了鞭子,一鞭一鞭驱赶着人们,使人沦为欲望的奴隶,离生命的本真也就越来越远。我等也要学着虚静澄明,不为名利遮望眼。
从《老子》中,我读到了辩证思维,明白事物的深刻性。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之“道”;可以用语言来阐释的“名”,就不是恒久的“名”。在这里,“有”成了“无”,而“无”却又成了一种恒常的“有”,一种高层次的“有”。明白了这个观点,再读苏轼《赤壁赋》中的话:“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高明,老子更高明,如此深奥的问题,非有大智慧者不能谈明白。辩证地看待问题,不拘泥于一端,看事才能深刻,人生才能不惑。这样的人生,正是我等仰望和攀爬的高度。
《老子》是一部引人长大和教人成熟的书,是一部破除蒙昧和启迪智慧的书,读懂《老子》,何愁精神不能上升一个层次,人生不能提高一个境界?
我们双脚能够丈量的土地有限,阅读却能带领我们去往无尽的远方。与书为伴,沐浴着墨香书韵,让生命之舟泊向远方,让精神之帆迎风飘扬。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写作。材料一:新疆某边防连徒步踏雪巡逻执勤,历时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行走在祖国的边防线。茫茫雪地中留下的足迹,见证着人民子弟兵的坚守。材料二:山东淄博市
我们与美的距离为题作文800字 关于我们与美的距离为题的作文800字 2023-03-24 10:19:5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这里的距离不仅仅指时间、空间上的,也指心理上的。人们看树的倒影,看旁人的境遇,都好比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的
由格构成的词语材料作文800字 关于由格构成的词语的材料作文800字 2023-03-24 09:55: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汉语中,由“格”构成的词语很多。如:资格、合格、高格,格局、风格、品格,体格、学格、人格,格物致知、有耻且格、自成一格,等等。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对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材料作文800字 关于学如弓弩才如箭镞的材料作文800字 2023-03-24 09:34:0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这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续诗品·尚识》中的名句,讲的是学、才、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学问就像弓弩,才能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