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法国诗人兰波说,生活在别处。
中国诗人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人生一世, 我们的归宿应在何处寻得?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本题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目给出了两位诗人关于生活归宿的不同观点:法国诗人兰波认为“生活在别处”, 而中国诗人苏轼则提出“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两种观点实际上代表了人们对于生活归宿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探讨人生归宿的深刻哲学话题。
兰波的“生活在别处”可以理解为一种对现状的不满和对远方的向往。它可能意味着人们总见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够完美, 总在寻找一个更理想、更美好的地方去生活。这种观念强调了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则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的心感到安宁和满足, 无论身处何地, 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家乡。这种观念强调的是内心的平静和对现有生活的珍惜。两者都涉及到了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但兰波的观点更侧重于向外寻找, 追求一种外在的、理想化的生活;而苏轼的观点则更侧重于向内寻找,强调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考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出发, 探讨自己对于生活归宿的理解。可以选择支持其中一种观点, 进行深入阐述, 并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论证。也可以将两种观点结合起来, 探讨在追求外在美好生活的同时,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注意写作要求:
写作时应紧扣题目要求, 围绕“人生一世, 我们的归宿应在何处寻得”这一主题进行展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避免简单地罗列两位诗人的观点或进行无意义的对比。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范文:
心安之处,即是归处
法国诗人兰波说:“生活在别处。”这像是远方的诱惑,蛊惑着人们离开脚下的土地,去追寻那或许并不存在的理想之境。而中国诗人苏轼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在岁月的长河中,为漂泊的灵魂寻得了栖息之所。人生一世,我们都在探寻归宿,可何处才是心灵的归巢?
“生活在别处”,那是对远方的憧憬,是对现实的逃离。我们常常以为,在遥远的天际线之外,有着别样的精彩等待我们去采撷。于是,背上行囊,踏上征程,奔赴那未知的“别处”。就像逐梦的青年,离开家乡,涌向大城市,在车水马龙间穿梭,在高楼大厦中忙碌,以为那里有梦想的温床,有生活的答案。然而,在繁华喧嚣中,孤独与迷茫却常常如影随形。心若无所依,即便身处繁华都市,也不过是漂泊的旅人。
反观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屡遭贬谪,从京城到黄州,从黄州到惠州,再到儋州,可谓是万里投荒。但他却能在每一个落脚之处寻得内心的安宁。在黄州东坡上种地,与百姓为友,写下“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从生活的细微处发现美好;在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将困苦化作诗意的洒脱。他的心安于当下,安于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所以他能在颠沛流离中找到归乡之感。
于我们而言,归宿不在遥不可及的远方,不在功成名就的幻梦,而在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当我们为了生活疲于奔命,被物欲裹挟着前行时,不妨停下匆忙的脚步,听听内心的声音。也许是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次与家人的相聚,这些平凡的瞬间,都可能成为心灵的慰藉。在岁月的流转中,我们终会明白,心若安,处处皆可为家;心若躁,即便坐拥天下,亦是漂泊无依。
生活的意义不在于不停地追逐,而在于懂得安住当下,在每一个日出月落间,找寻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让我们怀揣着苏轼的那份豁达,在这纷扰的人世间,寻得属于自己的“心安之乡”,如此,方能不负此生,找到灵魂真正的归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雕塑家吴为山曾这样说:“什么是雕塑?雕的过程是一个减的过程,是做减法,从外向里慢减,减去那些不应该存在的东西;塑的过程就是加法,不断从里面向外加,是
屠呦呦叶嘉莹钟扬材料作文800字 2025-01-02 15:22:2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青蒿素之母"屠呦呦一生致力于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叶嘉莹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致力于中
从前慢是路途慢如今慢是交心慢漫画作文800字 2025-01-02 14:46:06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上面的材料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你以复兴中学高三毕业生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谈一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
不取亦取虽师勿师材料作文800字 2025-01-02 13:27: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清代的袁枚在其《随园诗话》中,曾有一句重要的有关如何学习的经验之谈,“不取亦取,虽师勿师”。其中之意可以这样理解:“不取亦取”指的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