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眼见为实”,但孔子却说“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
眼见可为实?独思致真知
高三语文 刘瑞港
俗话说“眼见为实”,但孔子却说“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圣人之言,一语道破现象与真知的矛盾关系。眼见可为实?独思致真知。
所谓“眼见为实”,把表象作真相,相信“眼见”的力量。而圣人之言“目犹不可信”,是说表象未必是真相,“眼见”未必真实,唯有“心见”,独立思考方致真知。
“眼见为实”的俗语,自有它的智慧,符合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规律,强调“眼见”的在场感,当然值得肯定。眼见可以为实,穷相方可致知。大学士苏东坡夜泊小舟绝壁之下,劈风浪,入险地,访寺僧,考石钟山之命名。“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以启后学。毛泽东着长衫,穿草鞋,徒步700余公里,遍察湖湘之农村,眼见中国农村之现状,亲自考察一个普通农民的生存状态,才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代强音。焦裕禄顶风沙,查风口,蹚洪水,访贫问苦,见兰考之真貌,战天斗地出实招,成为共产党员的精神风标。可见,“格物致知”,实践出真知都是以“眼见为实”作为大前提。“眼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眼见未必真实,“而目犹不可信”,何也?孔子弟子三千,所贤莫于颜回,然困陈蔡,回为馔先食,而有圣人“目不可信”之叹,所见之像未必真相。一叶障目,不识泰山,就连孔子这样的圣人都有误解他人的时候,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表象多可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感情用事主观臆断,没有独立的思考,理性的加持,岂能真相大白?
其实,眼见不能为实,必然带有了个人浓郁的主观色彩,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我们的判断也往往基于我们的喜好和价值观,所见所得自然难免片面主观,一不小心也许就陷入“选择性看见”的误区。所以面对眼见之实,宜兼听多思,旁征佐证。有时候,一朵花开不一定代表着春天早已降临,一场绒雪不一定说明冬天未曾远去。我们所感所见,不一定是世间真相,因为主观滤镜效应,真相也会近在咫尺却视而不见。
眼见未必为实,因为当下科技渗透无处不及。“碎片化”的信息泛滥,“后真相”让人迷失。技术的发展打破了眼见为实的原始认知。P图假冒不再费力,乃至所见为真,却也可能截取片段游离真实情境。每个人消磨着对真相的耐心,稍稍不慎沦为虚伪的帮凶。某外科医生在经过 8 小时手术后狂饮葡萄糖水补充体力竟被嘲为恶意挪用医疗资源,网民以看似真实臆断的评论助长了虚假风气。大数据的推送让我们不断地“被真相”,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往往是自媒体想让我们看到的。要冲破“一家之言”的桎梏,独立的判断显得多么重要。
由此可见,面对“眼见”的表象,独立的思考,理性的判断是多么可贵。正如帕斯卡尔所言,“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迷茫的世界大雾四起,保持思考的独立,理性地看待外物,才是我们在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就像在革命时期,拯救国人精神的鲁迅一般,他毅然绝然的选择弃医从文,便是不再受“眼见为实”的迷惑,从内心深处理性的认识到那时的国人虽受医疗条件不好的制约,但其根本上最缺的却是精神的救赎,鲁迅凭着热血疗救中国以崛起的大义,透视着旧中国的积弱,正是依靠凛然独醒的判断。
在这个有怀疑焦虑的时代,我们要有不被冲动裹挟的冷静,有不被虚假消磨的真心。合理的推断,严密的逻辑,科学的常理,细致的思考与冷静的思维铸就心中的慧眼!
因为眼见未为实,独思或可致真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也有说“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这些看似矛盾的语句浓缩着人生成长的经历与经验。请结
生活中总会出现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扰乱原定计划材料作文800字 2023-11-16 16:35: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计划外出踏青时,天却下雨了;准备发奋拼搏时,自己却生病了;以为稳操胜券时,身后却杀出一匹“黑马”;答应陪伴家人时,却被通知去加班....生活中
黄河精神材料作文800字 关于黄河精神的材料作文800字 2023-11-16 10:52:4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Ⅰ提到“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系列治河方略中,见证黄河岁岁安澜的巨大历史成就,感悟不畏艰险,敢于斗争,坚韧刚强的精神力量”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材料作文800字 关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的材料作文800字 2023-11-16 10:29: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学习《<老子>四章》时,“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这句话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有同学认为,这句话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