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有一句名言:“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有人把它当作人生励志语,认为可以陶治性情,助人成长。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典型的心灵鸡汤,只能暂时安慰自我,麻痹自我。不同看法的关键在于“记住”“忘记”什么,“改变”“接受”什么。
作为刚进入舟中的高一学子,站在人生新的起点,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并从“记住”“忘记”和“改变”“接受”两组词中选择一组,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范文:
以接受辞过往,以改变启新章
踏过盛夏聒噪的蝉鸣,迎着初秋清洌的阳光,在夏末军训的洗礼中,我们褪去初中生的稚嫩,换上更为坚定勇毅的眼神,羽化为初入舟中的高一学子。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过往无法改变,我们必须坦然接受;新章正待开启,我们应当扬帆起航。
接受不能改变的,需要智慧和达观。诗仙李白年少即负青云志,直驱长安叩天子门,然而行路多坎坷,他未能如愿施展才华。可他依然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人说他轻狂自负,但那正是一种逆境中举重若轻的达观与智慧。当代作家史铁生在盛年痛失双腿,他曾无措地在地坛公园徘徊思索,叩问生命的意义,他又罹患尿毒症,多年与病魔抗争。他正是接受了不能改变的疾病,学会正视生活,才得以在病中沉淀出生命的智慧。
改变能改变的,需要勇气和意志。《进击的巨人》中有这样一句话:“什么都无法舍弃的人,什么也改变不了。”敢于舍弃自己身上的不足,忍痛拔去自己的逆鳞,才能给自己穿上更坚硬的铠甲。“双减”政策实施后,新东方这一教育品牌惨遭困境,一批有胆识有抱负的老师迅速改变思路,主动转行做起了带货主播,凭借“东方甄选”华丽转身。新时代以来,国家开展反腐倡廉行动,狠抓贪污腐败,大振清廉之风。正是改变,成就涤荡后更澄澈的世界。
《飘》中写道:“所有随风而逝的都是属于昨天的,那些历经风雨留下来的才是面对未来的。”作为刚进入舟中的高一学子,我们要善于接受不尽人意的过往,接受自己身上无法改变的不完美,同时勇于改变自己过去的不足和不良习惯,主动迎接崭新的高中生活。
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我辈青年当怀鹏程万里之志,付出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之行动,不啻微茫,造炬成阳,为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奉上青春的献礼!
藏一枝春天在心里“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朱雀掠过湖面飞回归属,所到之处草木皆生。摘一朵春花攥在手里,春的气息被揉碎,从手腕流进心里。依稀记得先前还未开花的柳
最暖回家路“回家喽!回家去找爷爷奶奶去喽!”听到爸爸说要回老家的话,我高兴得一跳三尺高。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爷爷奶奶家——他们是小时候给我温暖最多的人。下了车,我迫不急
书,我的良师益友巴金先生曾说:“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确如此,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开启了我的智慧,启迪了我的思想,陶冶了我的情操,开阔了我的心胸。书是我的良师益友。莎士比
多想想别人溪流为岸边青草着想,才有百草丰茂的景象;阳光为深深树丛着想,才有莽莽榛榛的青翠树木。同样,我们也应当多想想别人,这样才有和睦情浓的社会。外婆家在乡下,后院中有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