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
“凝气、定神、提笔、落墨”“深浅、轻重、快慢、起伏”“一个个高难的动作”……
父亲是雕版印刷的传承人。虽说算不上是国家级的,但是技艺也是非常高超的。祖辈相传,到他,已经4代了。
这次,父亲准备亲手教他雕版印刷。
父亲把他带到了他工作的地方。父亲像往常一样向大伙打招呼,一边准备好用具……
准备上手。
父亲把薄薄的宣纸摊开,平放在那张又大又宽的桌子上,又去了一趟地窖。为啥呢?取墨。为什么要去地窖取墨呢?“取景德镇瓷窑的松烟灰,与面粉同蒸,再放入牛骨胶、醋、烟丝……倒入位于地窖的长方形槽里,用木板盖上,封存三冬四夏。到时间了,才能用,用时,取一小块这样的‘固体’,轻轻碾碎,用沸水冲开,再过滤。这样的墨啊,能保存千年而不褪色。”父亲边说边取墨,倒沸水,再过滤。然后,他端坐于桌前,拿起那根仍旧留有祖辈体温的小号毛笔,在宣纸上写起字来。
他就看着。
父亲慢慢地写。从笔尖滑出一个个妍丽秀逸的小楷字。
他不耐烦了。
他去装订线装书的车间,拿了一本书,看了起来。“板印书籍,唐人……每韵为一帖……至今保藏。”他念着。念完了,他思索起来。这些字真好看,我以后也要写出这么好看的字来。唉!不过这样写也太慢了吧,还不如打印或者快点写写难看点好呢。不过这些字是真的漂亮,是谁写的呢?无论如何我都要收藏几本。
他回到父亲身边。父亲已经写好了一整页宣纸,全是方正漂亮的小楷。
“接下来,就是刻了。不过这要等到明天再刻。”父亲擦了擦手,把剩余的墨拿给另一个也在写的人。
第二天,父亲又带着他来了。这次,他选了一块野梨木,很平滑。他把它放到那张桌子上,喷上一层水,又把那张宣纸平整地放上去,直到字迹清晰得印出来为止。“儿啊!你看好!这会儿别走开了!”“好吧。”父亲拿起刻刀,检查一下刀尖,开始刻。
“给我一把刻刀,我来试试!” 他信心十足地说道。
他拿起拳刀,学着父亲,端坐在桌前,仔细地看着字的边缘,刻了起来。父亲则在一旁指导。“这里要轻点刻……这里要果断一点……这里慢一点……”
渐渐地,他又不耐烦了。
“爸,我不想刻了!雕版多没劲儿啊!还不如找朋友骑车去!”
“不行,继续刻!一开始你偏要刻,那么现在就不能放弃!雕版,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精’字。每一个字,都要达到这个目的,不然,刻坏一个,前功尽弃!”
他拗不过父亲,只好继续刻。
刻了一天,终于刻完了。
他站起来,看了看他的成果,满意地去睡了。他觉得父亲是对的。让他试试,不如让他“试试”。他觉得这一切都很值得,成就感很高。
第三天,父亲再次把他带到这里。这次,父亲又去了地窖,取出墨,又拿了三四个形态各异的刷子。父亲准备开始印刷了。他娴熟地摆好雕版,再把印纸摆好,墨汁就位。接下来,开始印刷。“吇——”“丝——”……顺手轻、快而稳地拿起印纸,一页便印好了。他也想试试,于是就学着父亲干了起来。
他虽然不怎么会,但总归印得很不错了……
“所以,学会坚持。”
他们回家了。
有你陪伴,真好中华诗词,蕴往复历史变迁,承千古文人智慧,璀璨晶莹,文明瑰宝。成长路上,有你陪伴,真好。品山川风物执你之手,与你相伴,足不出户,我已遍览九州大地。感受“渭城朝雨浥轻尘
我们班的同学“许我们前程光明,诺我们还能相遇”,朗读着学习委员优美的文字,我又进入了那美妙的意境。她的文章永远是那么优美,那么引人入胜,她写文章的水平,早已成为了全班同学所
我多想见见你——孔明千载尚如生尚在八九岁时,我的心里就时时徘徊着一个身影,有时他意气风发,隆中一对成千古,犀利地道尽天下三分之策;有时他论辨正酣,手持羽扇,神采飞扬地与一堂诸
可能,世间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今年九月开学,我成了一名初中初中生。在新的校园里,我就遇见了一个影响我一生的人。她是我的同班同学,也是我的室友。第一次见她的时候,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