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课上,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有个人,他有两块手表,一块常年停着不走,另一块虽然走着,但却每天会快一秒钟。他给电脑设计了一个程序,让它来确定哪块手表好,结果电脑选择了不走的那一块,给出的理由是:尽管它一直停着,但是每天能向你显示两次准确的时间;而每天快一秒的那块,在许多年后才能指示出一次准确的时间,这个结果让他惊讶。因为这与他平时看时间时的选择不同。同学们听完之后,很有感触,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解析:
结构分析
这则材料中有四个核心对象:人、电脑、停着不走的表和每天快一秒的表。材料中有一个核心行为:人和电脑对这两块手表做出选择(评价)。
一类角度
人选择的是每天快一秒的表,在准确性上,这块手表自有其偏差,但总体而言,它依旧能给人以时间的参考。所以从实用的角度,人在生活中对这样的细小误差显示了一种包容性。
电脑选择的是停着不走的表,原因在于它一天中能向你显示两次准确的时间。但我们知道,停着不走的表已经丧失了指示时间的基本功能,这种“准确”是无用的。电脑对它的选择,实际上坚持的是一种仅从“准确”出发的机械、单一的评价标准。
材料用“惊讶”突出了人和电脑在手表选择上的不同,引导我们思考电脑和人对于手表的不同评价标准。因此本题的核心话题应是比较这两种评价标准。在比较之中,学生可倾向于任意一种立意,言之有理即可。
因为材料对于电脑程序和人们平时看时间的心理没有具体解释,所以考生可以在这一点上进行合理的发挥。比如可以把两种标准概括为:
电脑:从“准确”理性出发的机械、单一的评价标准。
人:从实用角度出发的,具有弹性和包容性的评价标准。
二类角度
在材料中,两块手表是事件的由头。如果完全抛开“电脑”和“人”的选择方式,仅从“表”的角度出发,就这两块手表的特点(一块停着不走,一块每天快一秒)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并拓展其隐藏含义,虽然不算走题,但略弱于前面所说的比较“电脑”与“人”评价标准的角度。
对两块手表的合理引申举例如下:
1、停着不走的表:即使保守的人,也会正确一次;等来的“正确”未必是有意义的;……
2、每天快一秒的表:勇于尝试,即使错误,也远胜于不思进取的苟活;失之毫厘,日积月累,谬以千里;……
在两块手表的比较当中,学生可倾向于任意一种,只要能扣准手表的特性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范文:
当我们在看表时,我们在看什么
现代人之所以有佩戴手表的习惯,我想无非是为了随时随地获取时间信息。
这个故事中却有两个时间概念:一个是坏表上所显示的时间,一个是绝对时间,也就是我们想要知道的时间。而电脑和人选择的目的是一样的,为了获取准确的时间,只是选择的结果不同。
乌龟和兔子进行赛跑,绕小树林跑十圈。发令枪响后,兔子拼命向前冲,而乌龟则自始至终待在原点,如果让电脑判定谁赢,想必极大可能是判懒惰的乌龟赢。
这个故事的荒谬之处和表的故事是一样的,那就是忽略了处理信息时人脑的参与。一个有小学数学基础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一块表,只要在接收到视觉信息的瞬在脑子里做个减法,就可以准确地说出时间。而第一块表,在一个人对时间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即使表上显示的时间一天能有两次与确切时间完美重合,提供给人的信息也完完全全为零。电脑程序追求准确度,实现的是数学结果的最优化,而不是给人报时。
当我们在看表时,我们在看时间。
当我们在看表时,我们在看生活。生命是单方面流动的,却也可以看做一个轮回。那些在我们生活中反复出现的事,需要我们马不停蹄地追逐、努力,即使每一秒都有所拖延,也好过被浪拍回岸上。《了不起的盖茨比》结尾这样写道:“明天我们将更高、更远,好比逆水行舟,被浪冲刷不断回到过去。”生命的意义,在于每时每刻的奋力搏击,而不是静止于过去,等待下一个轮回。我们能伸出手够到的,都值得我们努力,生命反复无常,而人永恒。
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一个浅显的道理:一直走着总比不动好。第二块表报的每一秒钟都是错误的,但每一秒钟都对人类有用处;兔子被判定为输,但它奋斗拼搏的过程为它赢得了喝彩。我们在看表时,我们在观看龟兔赛跑时,我们看的是真正自己想要的东西,是生活最本质的东西。我们想看的是人类自己的痕迹对结果产生的影响,才不枉在生活中砥砺前行。
当我们在看表时,我们在看自己。
范文二:
意韵与精准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自古起,笛子便是文人市民的一大逸兴抒情的乐器。古代的笛子虽有美名佳话,却与现代的要求相去甚远,尤其是音乐乐理上的具体要求。
古代笛子讲求“韵”。君不妨设想一副田园村居图,牛背上的牧童所持的必是根精致的短笛——悠闲的田园生活,造就了笛韵悠悠,哪里会有人去劳神什么音准节奏;笛在戏曲中的使用则更为频繁,尤其是昆曲、黄梅戏;在戏剧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江南丝竹,更是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白居易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王羲之的“虽无丝竹管弦之盛”更是能体现出笛子对于文人墨客的助兴雅趣之大用。
在中国文艺的历史发展里,越是贴近民俗市井,越会大众化,低门槛。明清小说的通俗易懂与诗经汉赋的艰难晦涩正是强烈的反差。古时乃至近现代的民族音乐,尤其笛子,以追求意境与效果为主要方向,以娱乐与助兴为主要目的,因而对绝对的音准、复杂的音程以及花哨的和弦并无太多的追求,对于准确的音乐理论以及精确的音乐体系更无过多的涉猎。正如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演奏家陆春龄先生一样,虽一板一眼,却无绝对的准确节奏,虽气势磅礴,却有时失了精准的音高。
虽然如此,但是人们都能接受,抑或是喜爱这种形式。但随着近代西方音乐的传播与发展,我们不得不追随先进的理论与体系,以获得民族音乐更好的发展。更加精湛的制笛工艺,专业的校音设备以及节拍器,使得笛子这一民乐体系日益准确精密;严谨的曲子形式,工整的段落乐章,将更多理性科学的光芒赋予这根小小的竹管。
有时候,当我听到现代的演奏家吹奏时,有种奇怪的错觉——他们似乎少了一些韵味,多了一些刻板;少了一些意境,多了一些画面。但更多的时候,是折服于华丽的装点与纷繁的变化,现代的笛子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或许又进步了。
进步了吗?
我不知道。
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古今的优劣实在不易下定评,古有古的趣味,今也有今的趣味,我们必不强其同。至于是选择意境深远但随意放荡,还是华美丰富但拘泥刻板,却无标准答案。或许扬长避短才是最佳选择。而我希望的,是那悠扬的笛声回声更响。
气雨打芭蕉叶似比兴,像极了老家院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地的声音,轻抚琵琶,画面如清明上河图般绻绻展开。最近两个月,对古往今来的一位又一位的文人墨客产生一种遐想。不仅是了
端午节穿汉服跳河看法作文800字 对端午节穿汉服跳河的看法作文800字 2019-11-21 11:32:522019年端午节,四川西昌的一位男子穿汉服,高声吟诵屈原的诗作,随即跳入河中。男子称自己是汉文化爱好者,此举是为纪念屈原。2017年端午节他第一次跳河是应电视台拍摄屈原跳江节目
为生命着色作文800字 关于为生命着色的作文800字 2019-11-20 11:03:1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一张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蓝教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 …从此以后,我便溺爱
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作文800字 关于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的作文800字 2019-11-20 11:02:0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与体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