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19年高考语文压轴卷试题及答案小编已经收集整理好了,需要核对参考的伙伴注意查看哦
本试卷分为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部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孔子周游列国后,并未推销出自己的主张,又接连听到瑞兽麒麟被杀,得意门生子路在卫国内乱中被剁成肉酱,他就像一棵老树连遭雪裹雷击,很快奄奄一息,唱起了哀歌:“泰山要倾倒了,栋梁要毁坏了,哲人要辞世了。”(果然/竟然),他不久就去逝了,弟子们举行了葬礼,于是有了眼前的孔子墓。
孔子墓座落在孔林入口处西北面一座红垣环绕的院子里。一个直径二三十米的坟堆,高不过五米,前有孔子后代立的两座普通的石碑,碑前用泰山封禅石垒成的供案,大概是墓地唯一的奢侈物。以孔子的熠熠光环和崇高地位,墓显得过于朴素,一时真有些(不可思议/匪夷所思)。但细想来,似又在情理之中。孔子死时其思想并未被统治阶级所接受,他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自然不会太高,于是死不轰动,葬不(隆重/庄重)。随着孔子的地位在历朝不断攀升,孔子墓的周边添加了许多包装,如苍桧翠柏侍立的神道、气势宏伟的万古长春坊、端庄肃穆的至圣林坊,尽显高贵与排场。好在古人头脑没有过于发热,孔子墓核心部分基本保持了固有的面貌,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奄奄一息(yān) 红垣(yuán) 推销
B.封禅(shàn) 供案(gōng) 去逝
C.熠熠光环(yì) 苍桧(huì) 座落
D.奢侈(chǐ) 长春坊(fāng) 攀升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果然 不可思议 隆重 B.竟然 匪夷所思 庄重
C.果然 匪夷所思 隆重 D.竟然 不可思议 庄重
【分析】(1)考查正确识记汉字字音、字形的能力,学会识别形似字、音近字,根据字形、意义来准确记忆和辨析,坚持向字典学习汉字,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2)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
【解答】(1)A.“奄奄一息”的“奄”读音为“yǎn”;B.“供案”的“供”读音为“gòng”,“去逝”的“逝”应为“世”。C.“秦桧”的“桧”读音为“guì”。
(2)果然:指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竟然:表示出乎意料。此处指他不久就去世的事实与所说的话相符,故:果然,排除BD。
不可思议:无法想象,难以理解。匪夷所思: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此处指墓显得过于朴素,有些超出寻常,故:匪夷所思,排除A。
隆重:盛大庄严。庄重:稳重,不轻浮。
答案:(1)D。
(2)C。
【点评】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金庸继承了古典武侠技击小说的写作传统,又在现代阅读氛围中对这一传统进行了空前的思想革命与技法创新,形成了“新派武侠”风格,其作品风靡整个华人世界。
B.随着城市的深入发展,一些走在前列的城市逐渐意识到以文化为根基的品牌建设对其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发展规划上逐渐着墨于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品牌的打造。
C.下地干活,父亲实诚又好逞强,不惜力气不耍刁,刨地,起垄,下种,锄草,在他极有力道的大手下,土地温柔和顺,像揉匀醒好的面团,他的劳作如行云流水一般。
D.任何时候的取名,都是一件很有学问的事,虽然说名字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然而大道至简,看似仅二三字的姓名,其所蕴含的学问,却是深浅高低,各有乾坤天地。
【分析】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答此类题,需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考试大纲》明确提出的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解答】A.没有语病;
B.搭配不当,“文化内涵……的打造”不能搭配,可在“内涵”后加“的挖掘”;
C.结构混乱,“在他极有力道的大手下,土地温柔和顺”结构混乱,可改为“他极有力道的大手,使土地温柔和顺”;
D.重复累赘,“乾坤”“天地”语意重复,可去掉“天地”。
故选:A。
【点评】重复赘余类病句举例:
如:涉及到、波及到、来自于、出自于、截至到、这其中、多年夙愿、互相厮打、提出质疑、莞尔一笑、深深的沉思、还记忆犹新、……的原因是因为……、好像如芒在背、芸芸众生们、亲眼目睹、高达一百万元之巨、显得相形见绌、凯旋归来、切忌不可、浑身遍体鳞伤、令人堪忧、随便苟同等,都有语意的重复和赘余的语病。
4.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出自《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专集,与《诗》《书》《礼》《易》《春秋》合称“六艺”。
B.桑丘?潘沙、拉斯蒂涅、弗罗洛是依次出现在世界文学名著《堂吉诃德》《高老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文学形象。这些名著的作者依次为塞万提斯、巴尔扎克、狄更斯。
C.“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对《红楼梦》创作甘苦的自我感叹。《红楼梦》以“情重愈斟情”的感伤和“忽喇喇似大厦倾”的末世感提高了它的艺术容量。
D.“青衫不逢湓浦客,红袖漫插曹纲手”这两句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典故,“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这副对联盛赞的人物是柳宗元。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的识记。学生应在关注生活的基础上,加强分类识记和积累。
【解答】A.“六艺”有《乐》,没有《论语》;
B.弗罗洛是雨果《巴黎圣母院》的形象;
C.正确;
D.“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盛赞的人物应是韩愈。
故选:C。
【点评】文化常识需要积累内容:
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小寒与物候
虽然在冰天雪地里,但先民们发现,小寒时期阳能其实在增加。小寒时期会依次出现以下物候:首先是雁北乡,雁将避热而回,尽向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接着第二候是鹊始巢,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始所向也;三候雉始雊,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
先民对大雁这种候鸟观察得十分仔细,大雁的行为也是古人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大雁虽然还在南方过冬,但它们已经感知到阴阳的顺逆变化,阳气即将回升,雁群开始自南方往北飞回故乡。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中国南方过冬。冬去春来,它们又飞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在中国文化中,雁是禽中之 冠,自古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灵物,即具有仁义礼智信五常。雁有仁心,一队雁阵当 中,总有老弱病残之辈,其他壮年大雁不会弃之不顾。雁有情义,雌雁雄雁相配,从一而 终,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自杀或者郁郁而亡。雁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 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雁阵”由有经验的“头 雁”带领,加速飞行时,队伍排成“人”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又由“人”字形换成 “一”字长蛇形,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在古人看来即为礼。雁有智 慧,雁为最难猎获之物,落地歇息之际,群雁中会由孤雁放哨警戒。人们说,犬为地厌、 雁为天厌、鳢为水厌,即指它们机智警觉。雁有信,它是南北迁徙的候鸟。因时节变换而 迁动,从不爽期,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
中国文化中很早就把雁当作文明的象征,古时有以大雁为礼物的惯例。周代开创的婚 姻礼仪,是礼仪的根本,而婚姻的六礼中,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阶 段,只有第五个阶段不必用雁,其他几礼都要用雁,即说明在中国人的观察里,“雁”这 种候鸟兼具社会对人们婚姻问题上需求的引义。
到了第二候,虽然这时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喜鹊却会冒着严寒开始筑巢,准备 孕育后代。喜鹊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鸟类,人类活动越多的地方,喜鹊种群的数量往往也 越多,而在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则难见它们的身影,可以说它们是很有人缘的鸟类。喜鹊常 成对或结成大群活动,白天在旷野农田觅食,夜间在高大乔木的顶端栖息。中国人在鹊之 前加上喜字,明证喜鹊在中国人的眼中象征吉祥。民间传说鹊能报喜,故称喜鹊。画鹊兆 喜几乎成了我们文化中的一个大为流行的风俗,齐白石、徐悲鸿等人都画过喜鹊。两只鹊 儿面对面叫“喜相逢”;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下树上 对望叫“欢天喜地”。流传最广的,则是鹊登梅枝报喜图,又叫“喜上眉梢”。中国人对 喜鹊的观察也非常早,《诗经》中有“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这是成语鹊巢鸠占的源头。
第三候中的“雉”是野鸡,在山中的野鸡也察觉到了阳气的滋长,开始鸣叫寻找同 伴。我们今天已经很少能看到野鸡,但在古代,“雉”也参与了中国文化的经验和表达。 “雉”善走,不能久飞,羽毛可做装饰品。《诗经》中说,“雄雉于飞,泄泄其羽”。它 由矢和隹两字组成,矢为矢量,长度单位,表示本地方;隹为鸟,雉的本义是留鸟,特指野鸡。古人也因此把雉当作长度单位,长三丈高一丈的城墙为一雉。《左传》中说:“都城过百雉。”城墙则称为雉堞,谢朓有诗:“出没眺楼雉,远近送春目。”
(节选自余世存《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有删改)
5.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大雁的习性是南北迁徙,随着季节的变换而迁移,在迁徙的途中,它们表现出在人们看来的仁义礼智信的行为,因而也被人们称为“天厌”。
B.在中国人的眼中,大雁是文明的象征,在中国传统的婚姻礼仪中,用雁来作为五礼之贽,这使得大雁兼具有人们所需要在婚姻问题上的丰富含义。
C.喜鹊在中国人的眼中是吉祥的象征,《诗经》中的“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和绘画中的画鹊兆喜都表达了人们对喜鹊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D.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雉”既指一种禽鸟,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也作为一种长度单位,如《左传》中“都城过百雉”。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小寒其实并不寒,因为小寒这个节气其实是阳能在增加,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B.文章论证大雁是人类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大量引用了名言名句,非常有文化内涵。
C.文章将小寒节气中三种物候做了对比论证来分别表现对先民文化生活的影响有大有小,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可读性强。
D.文章在论述中采用总分的层次来安排内容,按照大雁、喜鹊、野鸡的顺序,分别论证了小寒时的三种物侯特征,使论述既非常清晰有条理。
7.下列诗句中,符合“小寒时期的阳能其实在增加”的表述的一项是(3分)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B.冰簟银床梦不成,雁声远过潇湘去,碧天如水夜云轻,十二楼中月自明。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分析】(1)本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解答】(1)A.“因而也被人们称为‘天厌’”错误,从第二段“雁有智 慧,雁为最难猎获之物,落地歇息之际,群雁中会由孤雁放哨警戒。人们说,犬为地厌、雁为天厌、鳢为水厌,即指它们机智警觉”可知,“天厌”是因为大雁的警觉与机智。B.“这使得大雁兼具有人们所需要在婚姻问题上的丰富含义”与“在中国人的眼中,大雁是文明的象征,在中国传统的婚姻礼仪中,用雁来作为五礼之贽”无因果关系,原文第三段表述为“周代开创的婚姻礼仪,是礼仪的根本,而婚姻的六礼中,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阶段,只有第五个阶段不必用雁,其他几礼都要……鸟兼具社会对人们婚姻问题上需求的引义”。D.“《左传》中‘都城过百雉’”错误,这一内容是为了说明人们对喜鹊观察得早。
(2)A.“其实并不寒”错,原文第一段只是说“小寒时期阳能其实在增加”,并没有说“并不寒”。B项,“大量引用了名言名句”错,这是部分引用。C.没有使用“对比论证”。
(3)根据原文第一段内容可知,小寒阳能增加,表现在小寒物候上,A.表现为北方边塞地区秋冬季节,“归雁入胡天”此时大雁北飞,符合题干意图。B.“雁声远过潇湘去”为北雁南飞。C.为夏季的喜鹊。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深秋时节。故选A。
答案:
(1)C
(2)D
(3)A
【点评】一般论述类文本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论述类文章一般以议论文的面目出现,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它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
三、(15分,每小题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楚子之在蔡也,矍阳封人之女奔之,生大子建。及即位,使伍奢为之师,费无极为少师,无宠焉,欲谮诸王,曰:“建可室矣。”王为之聘于秦。无极与逆,劝王取之。正月,楚夫人赢氏至自秦。
楚子为舟师以伐濮。费无极言于楚子曰:“晋之伯也,迩于诸夏;而楚辟陋,故弗能与争。若大城城父,而置大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王说,从之。故大子建居于城父。
费无极言于楚子曰:“建与伍奢将以方城之外叛,自以为犹宋、郑也,□①、晋又交辅之,将以害楚,其事集矣。”王信之,问伍奢。伍奢对曰:“君一过多矣,何信于谗?”王执伍奢,使城父司马奋扬杀大子。未至,而使遣之。三月,大子建奔宋。王召奋扬,奋扬使城父人执己以至。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对曰臣告之君王命臣曰事建如事余臣不佞不能苟贰奉初以还不忍后命故遣之。既而悔之,亦无及已。”王曰:“而敢来,何也?”对曰;“使而失命,召而不来,是再奸也。逃无所入。”王曰:“归。从政如他日。”
无极曰:“奢之子材,若在吴,必忧楚国,盍以免其父召之。彼仁,必来。不然,将为患。”王使召之,曰:“来,吾免而父。”棠君尚谓其弟员曰:“尔适吴,我将归死。吾知不逮,我能死,尔能报。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奔死免父,孝也;度功而行,仁也;择任而往,知也;知死不辟,勇也。父不可弃,名不可废,尔其勉之!相从为愈。”伍尚归。奢闻员不来,曰:“楚君、大夫其旰食乎!”楚人皆杀之。
员如吴,言伐楚之利于州于。公子光曰:“是宗为戮,而欲反其仇,不可从也。”员曰:“彼将有他志,余姑为之求士,而以待之。”乃见设诸②焉,而耕于鄙。
(选自《左传》)
【注】①□:文字缺失,此处为诸侯国名。 ②设诸即专诸,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之一。
8.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极与逆,劝王取之 取:获取
B.晋之伯也,迩于诸夏 迩:接近
C.王执伍奢,使城父司马奋扬杀大子 执:拘捕
D.楚君、大夫其旰食乎 旰:天色晚
9.下面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若大城城父,而置大子焉 若舍正以为东道主
B.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父不可弃,名不可废,尔其勉之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是宗为戮,而欲反其仇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0.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A.对曰/臣告之君/王命臣曰/事建如事余/臣不佞/不能苟贰/奉初以还/不忍后命/故遣之
B.对曰/臣告之/君王命臣曰/事建如事余/臣不佞/不能苟贰/奉初以还/不忍后命/故遣之
C.对曰/臣告之/君王命臣曰/事建如事余臣/不佞不能苟贰奉/初以还不忍/后命故遣之
D.对曰/臣告之君/王命臣曰/事建如事余臣/不佞不能苟贰奉/初以还不忍/后命故遣之
11.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直接表现伍长三父子美好品德的一组是(3分)
①及即位,使伍著为之师 ②伍奢对曰:“君一过多矣,何信于谗?”
③尔适吴,我将归死 ④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
⑤彼仁,必来。不然,将为患 ⑥彼将有他志,余姑为之求士
A.①④⑤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⑥
1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传》叙事注重因果关系的交代。在本部分节选文字中,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少师费无极的争宠善妒,结果导致伍奢伍尚被杀,伍员出逃吴国。
B.城父司马奋扬接受了刺杀太子建的任务。却私下放走太子,其后遭受楚王质询,他的回答既有据实以告,又有情感柔化,更有据理申述,最终保全了自己。
C.伍尚面对楚王“来,吾免尔父”的阴谋征召,毅然选择自己些形让弟弟伍员奔吴,寻找机会,替父报机,以期得仁孝,存智勇,结果与其父一同被害。
D.伍员出奔到吴国后,向吴王言说攻打楚国之利,欲借吴国之力为父报仇,却被公子光看透其动机,他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好选择在乡间耕种度日。
第II卷
四、(23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欲谮诸王,曰:“建可室矣。”(2分)
译文: 。
(2)奢之子材,若在吴,必忧楚国,盍以免其父召之。(3分)
译文: 。
(3)吾知不逮,我能死,尔能报。(3分)
译文: 。
【分析】(1)本题是考查文言实词的使用,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
(2)本题是考查的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做好这类题,前提是我们必须熟知整个文言句子的含义,还必须熟悉语法。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4)本题考查对文中主人公道德品质、人物形象的探究。要看清楚题干,如果不是表现题目所要求的人物的,就排除,还要注意是表现他哪个方面的,最后理解文言文,看选项是否合乎题意。
(5)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6)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解答】(1)A.“取”解释为“获取”有误,应解释为“通娶,迎娶”。句子翻译为:费无极参加了迎亲,却劝说楚平王自己娶这个女子。
(2)A.两个“若”都是连词,如果;
B.第一个“之”,代词,代楚国;第二个“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两个“其”都是“一定”的意思;
D.两个“而”都是连词,表并列。
(3)根据句意断句。“之”为“告”的宾语,后边应断开,排除AD;“不佞”做“臣”的谓语,后边断开,排除C.“故”,因此,放句首,前边应断开,故选B项。这段话翻译为:奋扬回答说:“是臣下告诉他的。君王曾经命令臣下说:‘事奉太子建要同事奉我一样。’臣下不才,不能随便有二心。臣下照当初的命令对待太子,不忍心照后来的命令做,所以送走了太子”。
(4)注意题干要求是全都直接表现伍长三父子美好品德的句子。①“及即位,使伍著为之师”主语是楚平王,不合题意,故排除AD;⑤“彼仁,必来。不然,将为患”费无极的话,应排除,故排除B,选C项。
(5)D.“他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好选择在乡间耕种度日”分析有误,据原文“彼将有他志,余姑为之求士,而以待之”可知,原文意思是:姑且为他寻求人才,在乡间住下等待机会。
(6)①“谮”,诬陷;“室”,娶妻。句子翻译为:想要诬陷太子,说:“太子建可以娶妻了。”
②“之”,的;“若”,如果;“忧”,使动,使……担忧;“盍”,为什么。句子翻译为:伍奢的儿子很有才能,如果他们到了吴国,必定会使楚国担忧,为什么不以赦免他们父亲的名义召他们回来呢?
③“逮”,比得上;“死”,为动用法,为……而死;“尔”,你。句子翻译为:我的才智比不上你,我能为父亲而死,你能为父亲报仇。
答案:
(1)A
(2)B
(3)B
(4)C
(5)D
(6)①想要诬陷太子,说:“太子建可以娶妻了。”
②伍奢的儿子很有才能,如果他们到了吴国,必定会使楚国担忧,为什么不以赦免他们父亲的名义召他们回来呢?
③我的才智比不上你,我能为父亲而死,你能为父亲报仇。
参考译文:
楚平王在蔡国的时候,蔡国矍阳边境官员的女儿私奔到他那里,生下太子建。到平王即位时,便派伍奢当太子建的老师,派费无极当少师。费无极得不到宠信,想要诬陷太子,说;“太子建可以娶妻了。”楚平王从秦国为太子建聘得女子。费无极参加了迎亲,却劝说楚平王自己娶这个女子。正月,楚平王的夫人赢氏从秦国来到了楚国。
楚平王组建了水军以攻打濮人。费无极对楚平王说:“晋国之所以能够称霸,是因为靠近中原;而楚国偏狭小,所以不能同晋国争雄。如果扩大城父的城墙,把太子安排在那里,以便和北方各国交往,君王会收取南方,这样就可以取得天下。”楚平王很高兴,听从了费无极的话。因此,太子建就住在了城父。
费无极对楚平王说。“太子建和伍奢准备率方城以外的人反叛,自己认为像宋国和郑国一样,国和晋国又一起帮助他,将用他来危害楚国,事情就成功了。”楚平王相信了他的话,就责问伍奢。伍奢回答说:“君王有一次过错就够严重了。为什么还要听信谗言?”楚平王把伍奢抓了起来,派城父司马奋扬去杀太子建。奋扬还没有到城父,便先派人送去了太子建。三月,太子建逃往宋国。楚平王召来奋扬,奋扬让城父大夫把自己抓起来送到国都。楚平王说;“话出自我的口中,进入你的耳朵,是谁告诉了太子建?”奋扬回答说:“是臣下告诉他的。君王曾经命令臣下说:‘事奉太子建要同事奉我一样。’臣下不才,不能随便有二心。臣下照当初的命令对待太子,不忍心照后来的命令做,所以送走了太子。不王久臣下又后悔这样做,但已经来不及了。”楚平王说:“你还敢来见我,为什么?”奋扬回答说:“接受命令而没有完成,再召见不来、就是第二次犯错误了。臣下就是逃走也无处会容纳。”楚平王说:“回去吧,还像从前一样处理政事。”
费无极说:“伍奢的儿子很有才能,如果他们到了吴国,必定会使楚国担忧,为什么不以赦免他们父亲的名义召他们回来呢?他们很仁义,一定会回来。要不然,他们就会成为祸患。”楚平王派人去召他们回来,说:“只要回来,我就赦免你们的父亲。”棠邑大夫伍尚对他弟弟伍员说:“你到吴国去,我准备回去送死。我的才智比不上你,我能为父亲而死,你能为父亲报仇。听到可以赦免父亲的命令,不能不赶快回去;亲人被杀戮,不能没有人报仇。赴死而使父亲得到赦免,这是孝顺;掂量成功的可能性而行动,这是仁义;选择重任而前往,这是明智;明知必死而不躲避,这是勇气。父亲不可以抛弃,名誉不可以毁掉,你努力而为吧!这样总比两个人跟在一起好。”伍尚回去了。伍奢听说伍员没有回来说:“楚国君王和大夫恐怕不能按时吃饭了!”楚平王把伍奢和伍尚都杀了。
伍员到了吴国,向州于说明攻打楚国的好处。公子光说:“这是他的家族被杀戮而想报私仇,不能听信他的话。”伍员说:“他是别有用意,我姑且为他寻求人才,在乡间住下等待机会。”于是,他把设诸推荐给公子光,而自己却在乡下种田。
【点评】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作答。(9分)
池口风雨留三日
黄庭坚①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②,身闲心苦一舂锄③。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
【注】①池口:地名,今安徽贵池。黄庭坚在做官赴任途中因风雨而留滞池口时写下本诗。②属玉:水鸟名。③舂锄:水鸟名,即白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诗采用随感录式的写法,触物兴怀,涉笔成趣,在寻常事物的形象中参以名理,颇具理趣,写景淡雅而有风致。
B.“身闲心苦一舂锄”中这个“苦”字实际是诗人触景生情,而又将情感投射于外物的结果。
C.渔翁刚从屋舍来水边收网,这一极偶然的景象却触动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他由网而联想到鱼,表达了努力仕进、不甘淡泊的心境。
D.尾联化用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成句:“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但表达的情感却和本句不同。
(2)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分)
(3)本诗颈联反用典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种手法及蕴含的情感。(4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诗句意境的赏析;答此类题应先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再分析写作技巧、表达效果及蕴含情感;
(3)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理解诗歌大意,抓住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进行赏析;
【解答】(1)C.“表达了努力仕进、不甘淡泊的心境”错误;“我适临渊不羡鱼”是取“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之意,“徒有羡鱼情”含有羡慕做官之意,诗人说“不羡鱼”,可见是并无“努力仕进”之意;
(2)“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采用白描手法,描写风雨之中,“孤城”巍然不动,小户人家每日以菜蔬悠然度日的恬淡宁静生活;
(3)“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是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羡鱼”有羡慕他人有所收获之意,诗人却说自己“不羡鱼”,可见诗人对功名利禄毫不动心,心境淡泊;
答案:
(1)C。
(2)长江边上,孤城一座,风吹雨打,已经三日,小市人家只能以菜蔬度日的质朴恬静的小城生活图景;
(3)颈联诗人由网联想到鱼,于是反用“临渊羡鱼,不如遇而结网”的成语,原意是不能光有愿望而不去实践,作者却一反其意,以临渊而不羡鱼,表达他对荣利既不动心,更不汲汲以求,自甘贫贱,安于淡泊的思想感情。
译文
孤城三天刮风吹雨,人家只能避雨在家以淡饭素菜充饥度日。
烟雨迷蒙中远眺,那浩渺如练的长江水滔滔流向远方,那巍峨绵延的山岭,犹如一双长颈赤目的属玉鸟,近观此景,见雨中淋着一只白鹭。
渔翁从邻舍出来收网具,而我并不羡慕鱼美可口。
转眼之间一切都变成陈迹,不如暮色中回到窗下读残书。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人立于世,最难得的是能不忘初心。《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① ”,陶渊明循己天性,不忘初心,终享舒展畅意人生;《荆轲刺秦王》“ ② ,终已不顾”,荆轲一往无前,不忘初心,得以青史留名毅然佳话;《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蔑视权贵,不忘初心,释放自由洒脱傲然性情;《夜归鹿门歌》“岩扉松径长寂寥, ④ ”,孟浩然不忘初心,仰慕先贤,诠释隐居高士形象;《陈情表》“臣欲奉诏奔驰, ⑤ ;欲苟顺私情, ⑥ ”,李密不忘初心,辞官奉亲,演绎人间挚爱真情。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①性本爱丘山
②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重点字:荆)
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重点字:摧、事)
④惟有幽人自来去(重点字:惟)
⑤则刘病日笃(重点字:笃)
⑥则告诉不许
【点评】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走出沙漠
沈宏
①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这样的对峙,今天中午已发生过了。
②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过一种绝望,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
③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可是在七天前,谁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又走进了眼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炎热的沙漠耗尽了我们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谁都知道,在沙漠里没有水,就等于死亡。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一壶水;迷路后,为了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可昨天夜里,肇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交给我说:“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千万别动它。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的水壶。
④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片沙漠,而这水壶是我们的支柱。所以,不到紧要关头,我是决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他们要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心里很害怕,我强作镇静地问道:“你们……”“少啰嗦!”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打断我,“快把水壶给我们。”说着一步一步向我逼近。他身后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完了!水壶一旦让他们夺去,我会……我不敢想像那即将发生的一幕。突然,我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不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他们停住了,一个个垂下脑袋。我继续说:“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沙漠,而眼下我们就剩下这壶水了。所以不到紧要关头还是别动它,现在离黄昏还有两个多小时,趁大家体力还行,快走吧。相信我,到了黄昏,我一定把水分给大家。”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地行走。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黄昏很快会来临。过了黄昏还有深夜,还有明天,到时……唉,听天由命吧。
⑤茫茫无际的沙漠简直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任你怎么走也走不出,当我们又爬上一个沙丘时,已是傍晚了。走在前面的孟海停了下来,又慢慢地转过身。
⑥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那景色是何等壮观!夕阳下的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就像要展开一场生死决斗。我想此时已无路可走,还是把水壶给他们。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就在我要摘下水壶时,只听郁平叫道:“你们快听,好像有声音!”大伙赶紧趴下,凝神静听,从而判断出声音是从左边的一个沙丘后传来的,颇似流水声。我马上跃起:“那边可能有绿洲,快跑!”果然,左边那高高的沙丘下出现一个绿洲。大家发疯似地涌向湖边……
⑦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种种芬芳的野花。孟海他们躺在花丛中,脸上浮现出满足的微笑。也许这时他们已忘掉了还挂在我胸前的那个水壶。可我心里却非常难受,我把他们叫起来:“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为什么我一再不让你们喝这壶水呢?其实里面根本没有水,只是一壶沙。”我把胸前的水壶摘下来,拧开盖。霎时,那黄澄澄的细沙流了出来。大伙都惊住了。
⑧我看了他们一眼,沉重地说:“从昨天上午开始,我们已经没有水了。可教授没把真相告诉我们。他怕我们绝望,所以在胸前挂了一个水壶,让我们以为还有水。为了不让我们看出是空的,他偷偷地灌上一壶沙。事后,教授知道自己不行了,因为他已好几天没进水了,他把自己的一份水都给了我们。教授把事情告诉我并又嘱咐,千万别让大家知道这水壶的真相。它将支撑着我们走出沙漠。万一我不行了,你就接替下去……”
⑨我再也说不下去了。孟海他们已泣不成声。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
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我”拼死守护的水壶中其实并没有水,这在前文中有多处已经给以读者暗示,这样的安排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B.围绕着肇教授对这壶水的真相的交代固然引人入胜,然而小说最动人之处无疑是那两次对峙所体现出的特殊的环境和紧张的气氛。
C.在那沙漠上,面对没有水的现实,人是多么的无助、无奈甚至无望,这一故事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在自然面前人的渺小。
D.小说以水壶为叙事中心,通过描写孟海他们与“我”的对峙,批判了人在生死抉择时为求生而丧失自我的自私。这正是小说的主要题旨所在。
E.小说以“水壶”为线索,通过叙写考察队员走出沙漠的故事,刻画出在生死攸关时人与人不同的品格特点。
17.小说中肇教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结合故事情节简要分析。(5分)
18.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6分)
①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那景色是何等壮观!
②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种种芬芳的野花。
19.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第③段文字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
(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找到画线句,看该句写的是什么,如何来写的,达到什么效果。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到第③段,看内容上写了什么,然后再从结构上看有无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作用。另外,这类插入的段落,往往能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的文学性和趣味性。
【解答】(1)B.“最动人之处无疑是那两次对峙所体现出的特殊的环境和紧张的气氛”错误,最为动人之处应为“围绕着肇教授对这壶水的真相的交代”。D.“这正是小说的主要题旨所在”不正确,本文主要的题旨应为对肇教授那种无私的充满着人性光辉的深情地赞美。故选BD。
(2)肇教授在文中并没有出现,所以只有分析“我”对肇教授的介绍中来分析。“迷路后,为了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交给我说:“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千万别动它。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考生可以从这些具体中提炼出具体的人物特点。
(3)第①句“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这是一段景物描写,描写的对象是夕阳西下的景色,作者把夕阳比喻成血,渲染出一种极其凝重的场面,生动别致突出一种紧张的氛围;②句“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种种芬芳的野花”,这种具体的场景与前文沙漠的荒凉特点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展现出考察队员走出了沙漠,迎来了一片绿洲,内心是一种释然的态度,突显出一种内心的欣喜感受。
(4)第③段内容是文章的插叙内容,这一段内容交代了水壶的来龙去脉,以及水壶给她们带来的具体影响,通过水壶这一具体的意象,来展现出小说人物的具体特征,从而使得小说结构更为鲜明清晰,脉络自然具体。这一内容?与后文的第⑧自然段遥相呼应,推动了小说情节的进一步发展,肇教授的机智与沉着淡定,在这一内容中显得极为真实贴切,极其鲜明地凸显出肇教授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一段内容,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交代出人在任何情况之下,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人生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成功,这是一种精神实质,更是一种道德理念,我们应该始终铭记,考生可据此分析。
答案:
(1)BD
(2)①具有在生死关头先人后己的崇高的无私奉献精神; ②具备凭借一壶沙子引领大家走出沙漠的机智与沉着。
(3)①运用比喻,从视觉上描写出茫茫沙漠里如血残阳的壮美,渲染出一种紧张凝重的气氛。②与前文沙漠的茫茫沉寂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生机勃勃的景物烘托出考察队员们走出绝境的欣喜与释然。
(4)①运用插叙的手法,交代故事中这壶水的来龙去脉,使小说在脉络上更为清晰。 ②与后文第⑧段的内容相照应,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突出了肇教授的机智沉着与无私奉献的性格特点。 ③突出了小说主旨:人在任何逆境中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与精神。
【点评】小说中的情节安排指的是小说中各种叙述手法的运用及变换,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此外还有呼应、抑扬、突转、悬念、伏笔等叙述技巧,丰富的技巧运用可以使小说的内容更丰满,更有层次性,也能更好地吸引读者。
顺叙: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情节。顺叙可以使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先将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者结局交代出来,再按照顺序叙述故事。这样容易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暂时中断正在叙述的事件,插入与该事件或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这样可以对小说的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构成必要的补充,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
补叙:在行文中用一小段话对故事前面已经交代过的人或事件进行补充交代,这样追加的内容一般没有情节,也不需要有过渡,但可以使故事内容更加完整。
平叙:平行地叙述两件或者两件以上同时发生的事,这样可以使故事发展的头绪更加清楚,照应更加得体,但要交代清楚事件的始末时间等。
突转:情节演进的突然转折,事件的结局与人物的命运由此改变,即“柳暗花明”“风波骤起”等。
悬念:使读者产生疑惑、猜想、思索与期待,为情节的高潮做铺垫,最终结局的出现或事件真相的揭示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伏笔:前文为后文埋伏线索,或上文对下文的暗示。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六、(10分)
20.将材料①概括成一个5字短语,然后跟材料②所给短语一起组合,写出下联。(6分)
材料①:历经5年规划、9年建设,前后历时14年,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 年10月25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今后,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将从3小时缩短至45分钟,珠三角西部都将被纳入香港3小时车程范围。
材料②:三千里 振国威 波涛正涌 跨海长虹
上联:四十年改革犹酣 仰观日月星 望天巨眼施神力
下联: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准确,要求掌握对联式仿写。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对联的种类有春联、婚联、挽联、寿联、书画联、行业联等。对联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对,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忌重字合掌,合掌就是上下联意思重复。
【解答】根据对联词性结构相对的要求,“四十年”对“三千里”,“改革犹酣”对“波涛正涌”,“望天巨眼施神力”对“跨海长虹振国威”。“仰观日月星”的对句从材料一中选出,“仰观”是动词,“日月星”是名词,材料一的内容是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横贯香港、澳门和珠海,缩短行车时间。可以提取的关键名词是港珠澳,和“日月星”相对,可以提取动词“横贯”和“仰观”相对。
故答案为:
三千里波涛正涌,横贯港珠澳,跨海长虹振国威
【点评】做对联题必须要了解对联的基本常识,了解常规的对子,了解对联的基本原则,并且也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文化文学常识。对对联时,需要切合题目要求,针对具体场景,积累足够的同义词反义词使用,学会捕捉生活中相关或相对的事物。
21.标语是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宣传鼓动口号,它的逻辑性直接影响到对人的感染力。请分析下列两条标语的不合理之处。(4分)
①起点高,动力大,目标大,成功大。
②要想成功,必先发疯,今日疯狂,明日辉煌。
【分析】考查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说话要合乎逻辑,不能太绝对.
【解答】通读语段,从原文中可以看出例句1句子内容之间强加因果,起点高不一定就动力大,应该是目标大,动力大;例句2说话太绝对,成功和发疯之间没有必然关系,发疯也不会成功.
答案:
(1)起点高和动力大不构成因果关系,应该将目标大和起点高的位置对换
(2)成功需要理性的规划,失去理性的狂热不会带来成功.
【点评】语言表达要得体,说话要有分寸,不能太绝对,说得太满,使用“肯定、必、一定、就能”等绝对性词语时要注意语境.
七、(60分)23.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和要求写作。
(1)雷军说:“创业要大成,一定要找到能让猪飞上天的台风口;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2)马云说:“风过去了,摔下来的一定是那些猪。它不会长出翅膀来。”
(3)某网友说:“一直躺在地上的猪,应该仰望那些曾经飞过的猪。”
每年“毕业季”,都有一群年轻人将步入社会;未来的某个“毕业季”,你也将走向社会。读了上面的三句话,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
请在全面理解这三则材料内涵的基础上,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作文题。作者指令是在“毕业季”将步入社会的“你”;读者指令是每年“毕业季”,一群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内容指令是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抒写自己的联想和感悟。意在考查学生对自己对社会以及对未来的认识,关键词是“创业”。并考查考生布局谋篇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①雷军说:“创业要大成,一定要找到能让猪飞上天的台风口;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猪是形体笨拙,智力低下,行动懒惰的事物的代表。台风口是外力,猪在恰当的时候站在了正确的位置上。外力助成形体轻巧、智商高,行动敏捷的事物不算稀奇,但是使猪都能飞起来,强调突出了外力对创业助力作用之巨大。外力应当理解成机遇。此一则着重于谈利用外在有利条件。②马云说:“飞过去了,摔下来的一定是那些猪。它不会长出翅膀来。”翅膀,是内在动力,如果形成了内在动力,即使风停了,猪还可以继续飞。反之,便会摔下来。当然马云断定,猪是生不出翅膀的,一定会掉下来。那就意味着“凡是形体笨拙,智力低下,行动懒惰的事物”就生不出翅膀。此一则着重于谈蓄积自身的力量。③某网友说:“一直躺在地上的猪,应该仰望那些曾经飞过的猪。”“一直躺在地上”意味着不敢尝试,缺乏行动力。“曾经飞过”意味着尝试过,实践过。重视过程,淡化结果。这一则着重于谈立志。
参考立意:
①+②立意为--把握机遇,并学会进化与成长就一定能成功创业。
也可以立意为--不可过于依赖外力,内因才是创业成功的决定因素。
①+②+③立意为--树立远大理想,顺应时代,勇敢尝试,享受过程,即使失败,虽败犹荣。
也可立意为--躺在地上,就永远只能是猪,只有尝试,仍然是猪与进化为鸟机会各占一半。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
也可以立意为--成功的要素有三。一是树立远大志向。二是抓住机遇。三是提升内力。
【解答】 躺在地上就永远是猪
一只猪可以飞多高呢?但是如果永远呆在地上,那便是永远是一只猪,而那些飞上了天的早已成为了天蓬元帅,迎娶了嫦娥仙子,呆在地上的却进了屠宰场。
雷军曾说:“创业要大成,一定要找到能让猪飞上天的台风口,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每逢毕业季无数年轻人步入社会,有的选择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更有一部分人选择进行创业,而现在发展最好的无非是互联网,于是--京东,天猫,唯品会,乐视等app相应而生。没错,互联网就是那个让猪飞上天的台风口,京东与天猫的成功,让猪成功的升级成了天蓬元帅。
但站在台风口上的猪并非全部可以升级成功,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曾说:“风过去了,摔下来的一定是那些猪,它不会长出翅膀来。”飞上天的那么多,但成为天蓬元帅的又有多少呢?唯品会的倒闭,乐视的破产,它们没有长出翅膀,一度飞上天空,却还是从天空落入了凡间,猪从来都不会长出翅膀,如果想飞上天空,除了借助风力,更多的是自我的提升,除了打怪升级,别无他法。如果只想借东风,东风没了,你依旧是那只飞不上蓝天的小乳猪。
但是呢,飞过毕竟还是飞过。“一直躺在地上的猪,的确应该仰望那些曾经飞过的猪。”有人曾笑本尼迪克特五次陪跑奥斯卡奖,但五次陪跑最后的确换来了第六年的影帝,人们笑话本尼迪克特的时候从未想过,自己一直躺在地上,纹丝不动,但本尼迪克特却五次靠近蓝天,以换得第六次的成功。一个人的一生会有各种经历,或开心,或痛苦,但无论哪种经历,它都是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一步登顶的人太少了,更多的是那些失败之后又爬起来的人。“哪有什么一夜成名,都是百炼成钢。”要想百炼成钢,必须将经过千锤万打,其中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但最后的成功也只有自己才清楚。
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但机遇从来不等人,抓住了就是你的,失去了便再也无法重来。就算最后依旧落入凡尘,但你的确曾飞上过蓝天,不能成为天蓬元帅,成为猪猪侠也同样是英雄啊!
【点评】此文观点鲜明,“躺在地上就永远是猪”。提倡勇敢尝试。内容:层层递进,巧妙地串联三则材料。飞猪,成功者成为天蓬元帅,迎娶了嫦娥仙子,呆在地上的却进了屠宰场,形成鲜明对比。但是猪并非全部可以升级成功。如果想飞上天空,除了借助风力,更多的是自我的提升,除了打怪升级,别无他法。假设论证,思想深刻。“飞过毕竟还是飞过。”这一层次是本文的重心,详细阐释,体现了详略原则。着重为勇敢尝试者呐喊助威。本尼迪克特五次陪跑奥斯卡奖,但五次陪跑最后的确换来了第六年的影帝事实胜于雄辩。语言漂亮,文采斐然。就猪说猪,风趣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