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幸福
“凡是意识到自我的人,从今往后才是独立的;他永远不知道疲倦,他明白生命的苦短,所以完全沉浸在深深的而又适度的幸福之中”,这适度的幸福,就好比对一个苹果,很多人都喜欢削皮后享用,也有些人吃苹果却不削皮,这往往是由于大家的心理习惯决定的。由一个人感受适当幸福的小事中,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与思维;在人们精神的世界里也一样,不同的书也有不同的性格,这虽然是由作者的思维表达出来,但是又取决于不同的读书人,因此才会有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
而读一本有益的书就像和一个智者在对话,只要你肯认真地去读,认真地去思考。书就像有用的朋友一样,它会使你对身处的环境更加了解,对事物有一个新的审视。细读一本书,慢慢地、细细地去体会它的精华,那是一种在明灯下的恬静,是一种沉浸,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如果真正可以沉下心去读,就能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幸福在心间缓缓地流淌。此时,书籍上的文字不再是死板的、冰冷的,而像是一位智者为你娓娓道来生活的真理。
也许有人会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幸福,那是因为他们太注重物质上的幸福了,不过,很多时候物质财富都是由外部条件决定的,因此会造成人们的失落;但精神上的幸福,则是可以自己内心决定的。因此,幸福这种满足感,不能只停留在物质上,如果自身幸福由物质来衡量,那往往是不会满足的。真正的幸福应该是精神上的:当充满倦意的一天快要结束时,此刻读一段好书,会把我们带进一个宁静而愉悦的世界里。在万般静寂里,我们在感受文字的美好时,也会在一种愉悦的境界中去享受、去体会人生。
漫步当在书籍中的精神世界里,看到在书中的角色所表达的看法与自己类似时,便会在心中发出共鸣,仿佛遇到了知己一般的兴奋,这些共鸣与激励往往会使人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付诸行动,并时刻以实现目标的标准要求自己。在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具有自控的能力,还要对诱惑视若无睹,并且心中时常以荀子所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来警醒自己。这时,人们在书中得到了一种心理暗示——他们觉得自己努力的方向得到了肯定,这样就更增加了信心。
所以说,为读书而花一些时间,收获的会是无尽的知识;为读书花一些钻研,收获的会是一种新的视角。我们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享受,收获的会是一种精神的幸福;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收获的可能是全新的人生。
灯下题海随想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你也许在深思后会知道,这世上的传奇经历并非只是成功者的专利,社会上的每个人都一样,他们都是一段故事,每个人的一生更像是一本书,一本精彩而又使
春天,毕竟是春天坐在飞驰的汽车里,即使关着窗还是觉得有一阵阵寒风吹来。“老爸,你不是说春天已经来了吗?”吹着风,想想自己触目惊心的期末成绩,不禁打了个寒战。爸爸听了我的
寻找光的模样秋,在不经意间已消隐而去,只有几片枯叶证明着它的痕迹。而冬已经准备开始席卷这片大地,那凛冽的寒风带来了它的讯息。我静坐在窗前,思索着美术老师布置的作业——《
那些闪光的记忆晨光熹微,天际泛出了鱼肚白,将远处的高楼渲染、渗透。晨雾像一尺纱,鸟翼划开远方的云,几缕阳光便从缝隙间流溢下来,为万物镀上了浅淡的碎金。清晨,我早起去楼下小店